工藝流程:
絲印:也叫焊膏印刷,是將焊膏或貼片膠漏印到 PCB 的焊盤上,為元器件的焊接做準備。所用設備為絲印機(絲網印刷機),位于 SMT 生產線的前端。這一步的關鍵是要確保焊膏印刷的厚度、位置準確,避免出現漏印、多印、偏移等問題。
點膠:將膠水滴到 PCB 板的固定位置上,主要作用是將元器件固定到 PCB 板上。所用設備為點膠機,可位于 SMT 生產線的前端或檢測設備的后面。點膠的質量直接影響元器件在后續加工過程中的穩定性。
貼裝:使用貼片機將表面組裝元器件準確安裝到 PCB 的固定位置上。這是 SMT 貼片加工的核心環節,貼片機的精度和速度對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有重要影響。
固化:將貼片膠融化,使表面組裝元器件與 PCB 板牢固粘接在一起。所用設備為固化爐,位于貼片機的后面。固化的溫度、時間等參數需要根據貼片膠的特性進行精確設置。
回流焊接:將焊膏融化,使表面組裝元器件與 PCB 板牢固粘接在一起。所用設備為回流焊爐,是實現元器件焊接的關鍵步驟。回流焊的溫度曲線(包括預熱、保溫、回流、冷卻等階段的溫度和時間)需要根據焊膏的成分、元器件的耐熱性等因素進行優化。
清洗:將組裝好的 PCB 板上面的對人體有害的焊接殘留物如助焊劑等除去。所用設備為清洗機,位置可以不固定,可以在線,也可不在線。清洗的目的是保證 PCB 板的電氣性能和可靠性,同時避免殘留物對后續的檢測和使用造成影響。
檢測:對組裝好的 PCB 板進行焊接質量和裝配質量的檢測。所用設備有放大鏡、顯微鏡、在線測試儀(ICT)、飛針測試儀、自動光學檢測(AOI)、X-ray 檢測系統、功能測試儀等。檢測環節可以及時發現生產過程中的問題,保證產品質量。
返修:對檢測出現故障的 PCB 板進行返工。所用工具為烙鐵、返修工作站等。返修需要技術熟練的人員進行操作,以確保修復后的 PCB 板能夠滿足質量要求。
目檢:人工檢查的著重項目,包括 PCBA 的版本是否正確、客戶是否要求使用代用料、有方向的元器件方向是否正確、焊接后的缺陷(短路、開路、假件、假焊等)是否存在。
包裝:將檢測合格的產品,進行隔開包裝。一般采用的包裝材料為防靜電氣泡袋、靜電棉、吸塑盤等。
優點:
組裝密度高:能使電子產品體積縮小、重量減輕,貼片元件的體積和重量只有傳統插裝元件的 1/10 左右,采用 SMT 后,電子產品體積可縮小 40% - 60%,重量減輕 60% - 80%。
可靠性高:焊點缺陷率低,抗振能力強,減少了電磁和射頻干擾,產品的可靠性和穩定性得到提高。
生產效率高:易于實現自動化生產,可大大提高生產效率,降低生產成本達 30% - 50%。
節省材料和能源:相比傳統的插裝技術,SMT 貼片加工能夠更有效地利用 PCB 板的空間,減少材料的浪費,同時也能降低生產過程中的能源消耗。
